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部校共建课第五期:解析新闻精品创作密码

发布时间:2025-11-11    浏览量:    分享到:   

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新闻精品生产逻辑,提升新闻实践能力,《当代中国新闻理论与实践》部校共建课第五讲于11月4日顺利开讲。本次讲座特邀江西广播电台总编室新媒体发展管理科科长、高级记者赵洪潭老师主讲,主题为《新闻精品创作与分析》。



赵洪潭老师曾8次斩获中国新闻奖这一行业顶级奖项,讲座中,赵老师结合自身多年新闻一线实践经验与幕后研究经历,从“新闻精品生产的根本遵循”“基本方向”“实用攻略”三大板块展开分享,指出精品新闻需兼具思想深度与创新表达。


在案例解析环节,赵老师分享了多个极具代表性的新闻作品创作过程。针对104岁红军烈士遗孀的报道,团队通过策划“制作爱人瓷板画”,将静态故事转化为动态叙事,最终该作品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网阅读量超5000万;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时,她从“栽东村,栽西村一墙之隔却发展迥异”的细节切入,以对比手法挖掘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逻辑,作品获省委书记肯定并斩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在国际传播领域,她抓住“非洲驻华使节探访井冈山神山村”的契机,通过外国使节视角展现中国脱贫经验,为国际传播报道提供了新范式。此外,她还分享了一些舆论监督作品的创作历程,强调记者需敢于突破“一致叫好”的声音,以深度调研揭示问题本质。



随后,赵洪潭老师还分享了选题与角度的实战技巧:一是“找差异”;二是“抓独特”;三是“换视角”。她特别建议学生多登录中国记协网,研究历届中国新闻奖作品的选题思路与角度设计,学习创作技巧。



本次部校共建课,通过大量鲜活案例与实战方法论,让学生深刻理解选题价值与创新角度在新闻创作中的核心地位,为后续开展新闻实践、打造优质作品提供了清晰指引。(文字:沈烁玟 图片:吴孟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