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研”途有你︱南昌大学2025年研究生招生宣传——新闻与传播学院:传道正“新”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量:    分享到:   




一、学院概况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特色突出。学院前身为江西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创办较早的新闻学科办学点之一。现为江西唯一一所与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同时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高校中国新闻奖评选报送单位。学院办学体系完备,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四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戏剧与影视四个硕士点,形成了本-硕-博-博士后贯通式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示范实验中心1个,教学科研软硬件建设达到国内高校同类学科先进水平。

学院拥有一支学科、年龄、职称结构合理,教学能力强、学术训练系统的教师队伍,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创新创业优秀导师、全国广播影视“百优理论人才”,江西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学、金牌导师、高水平教学团队,以及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省“双千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省文化名家、省百千万人才、省青年井冈学者、赣江杰出教授和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导师,获得社科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等数十项奖励。

学院新闻传播学科是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于2018年获批,现形成了中央苏区红色新闻事业、传播政治经济学、网络舆情、红色文化传播、影视传播、国际传播等优势特色领域。近些年来,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重点项目、中宣部特别委托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十余项,荣获江西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十余项,在《新闻与传播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求是》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18篇研究报告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实现成果转化,形成与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对接。

学院现为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中国传播学会、全球企业传播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红色文化传播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以及江西省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联盟、江西省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单位。学院拥有中宣部舆情直报点1个,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舆情监测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中心、江西高校国际传播研究中心4个省级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持6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招标项目、重点项目、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中宣部特别委托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形成了多个特色研究方向与优势研究领域。

学院人才培养突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在校生在全国高校新闻学子专业大赛最高奖“韬奋新苗奖”、全国新闻学子论文评选、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权威专业竞赛中屡获金、银、铜奖等佳绩。毕业学生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其中一大批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视总台等知名媒体以及各类大型文化传播企业、广告公司等任职。新华社前社长穆青曾对我院办学评价说:“你们的学生大多成了新华社的骨干,这里是国内新闻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人民日报社也曾专函致南昌大学党委,高度赞扬了我院学生的政治素质与专业技能。

二、专业及研究方向介绍


050301新闻学(学硕)

01(全日制)新闻学理论与方法

02(全日制)中央苏区与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

03(全日制)数字新闻学

04(全日制)应用新闻学

050302传播学(学硕)

01(全日制)传播理论与方法

02(全日制)智能传播

03(全日制)传播与社会发展

055200新闻与传播(专硕)

01(全日制)网络与新媒体

02(全日制)国际传播

03(全日制)品牌传播

04(全日制)健康传播

135400戏剧与影视(专硕)

01(全日制)戏剧影视编导

02(全日制)影视产业运营与管理

03(全日制)播音与主持



三、科研团队与实践基地介绍
新闻与传播学院科研基地简介
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中心于2022年10月底获批,以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以所在学院拥有的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一级学科为研究基点,以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硕士点为建设平台,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宣部委托项目为纽带,以一流学科建设、创新性人才培养、教育部创新团队和新兴交叉学科建设结合为整合目标,以错位竞争推动特色化发展。中心还充分发挥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发展史研究会、红色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联盟两个平台的功能,推动全国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研究向纵深处拓展。中心获批多项重量级省级项目,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承办高水平学术会议并发表多篇报道,在课题建设、论文成果、学术交流、社会建设等方面均获得优良成绩,成效良好。

舆情监测与治理研究中心

中心于2015年获批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历经9年多的建设,在项目成果、学术交流、咨政服务、队伍建设上稳健发展,运行管理有序,在智库服务、课题研究、讲座交流、论著成果等方面获得优良成绩。

中心发展的基本思路是理论研究与对策研究双线出击,两条腿走路。在理论研究方面聚焦舆情酝酿的规律、舆论传播的路径,以及舆情与舆论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注重对典型性案例的剖析与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国内舆情管理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在对策研究方面,与江西省委宣传部挂靠的“江西省媒介融合发展研究中心”联动,围绕着舆情调研、资政研究、咨询服务开展工作,以省委宣传部出题、中心解题的机制进行运转,聚焦全省网络舆情舆论以及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问题,提供对策性与建设性的研究意见。

江西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

2020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成立江西省重点新型智库“江西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与南昌大学联合建设,挂靠单位为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心以服务党委政府的融媒体发展为宗旨,以融媒体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围绕全省融媒体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为省委省政府关于融媒体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截至2023年,编发《媒体融合发展动态》简报,以供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和省级新闻单位领导和相关处室参阅,为省委宣传部媒体融合发展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中心以“省委宣传部出题,研究中心解题”的方式,围绕“推动江西省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江西省新闻发布效果评估及创新”“新形势下江西海外新闻传播路径”“全媒体传播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引导”“高效整合利用省级融媒体资源”等重大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主持完成相关课题6项,已完成咨询报告8篇,获得省级及以上领导批示6项,政策采纳60多条,较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心与江西省融媒体中心合作做好“江西融媒大讲堂”系列培训活动,并为全省融媒体人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相关主题的培训,培养媒体融合人才;中心承接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以及省级新闻单位相关处室举办的论坛、开展的评估、所需的服务等业务。“中心”与江西省融媒体中心及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同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案。另外,在教育部及南昌大学对口帮扶原中央苏区振兴的框架下,中心对口帮扶上犹县融媒体中心,做好融媒体发展的智力帮扶。

江西高校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2024年6月成立的江西高校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由南昌大学牵头建设,依托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心为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智库建设、学术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平台(重点基地),着力整合江西高校资源,打造江西国际传播理论研究、人才培养和创新实践“三高地”,提升江西教育国际影响力,为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贡献江西教育智慧和力量。


研究生导师代表简介

陈信凌南昌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人文学部主任。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江西省媒体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全国广播影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文学科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专业理事会理事长、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发展报告》编委等。

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四项,其中一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项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项为国家社科基金及中央宣传部特别委托项目,一项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主持省级项目15项。出版《国内电视媒体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研究》、《江西苏区报刊研究》等著作6种,在《求是》《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现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电视》《中国出版》《中国记者》《中国编辑》等学术性期刊发表论文90余种。

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江西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江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等奖项13个,以及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陈香梅教学奖、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南昌大学“十佳”教师、“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

周云倩,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加州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南昌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入选赣鄱俊才文化领军人才、南昌大学“香樟英才教授”“南昌大学十大优秀研究生导师”,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负责人、中国新闻史学会视听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高校新闻传播学类教指委广播电视学专业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Nature 子刊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Communicaitons审稿人等。

以“优秀”等级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学术外译项目1项,主持或完成省部级重点项目等科研课题共19项,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网络公共情绪:识别、预警与元治理》《程序正义视域下的舆论监督》,在CSSCI、EI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97篇,成果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多次获省领导肯定性批示;近年先后荣获江西省社科成果奖二等奖、江西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与二等奖、南昌大学教学成果奖(研究生与本科层次)、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南昌大学网络辅助教学优秀奖等奖项,以及“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老师”“南昌大学优秀毕业生指导老师”“南昌大学优秀本科生导师”“南昌大学前湖学院优秀导师”“中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陈世华,江西玉山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赣江特聘教授,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和江西省“双千计划”,华中科技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博士。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和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从事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

郑智斌,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全球企业传播学会(GCCA)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研究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鉴定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通讯评审专家,海南省南国智库特约研究员,DMT数字营销人才认证评审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网络与新媒体、受众、广告与文化传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十余项,出版《众妙之门:中国互联网事件研究》、《中国发展传播学(江西卷)》、《飘在网海:网络人际传播研究》、《电波广告实务》等学术专著4部,发表CSSCI期刊论文17篇。曾获江西新闻奖、江西广播电视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中兴奖教金等荣誉。

王卫明,江西万载县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文学博士,教育部学位中心评议专家,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新闻传播学研究委员会首届常务理事,江西省高校新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江西省“赣鄱慈善奖”“中华慈善奖”专家评委,有5年的新闻一线工作经验,曾在多家媒体担任记者、编辑、评论员、学术顾问,是人民日报出版社、北京师大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等20余家机构的约稿作者或审稿专家。侧重研究传播实务(新媒体运营、家庭传播、政治传播、慈善传播、国际传播、舆情管理等),兼顾史论研究。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家庭传播研究”、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形势下网络评论规律及工作机制研究”等课题。

,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学院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江西省评协理事兼戏剧影视专委会副主任,江西省文艺学会影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余玉,江西湖口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现为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中国新闻奖评委,中国新闻史学会党报党刊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新闻史学会会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多家CSSCI学术期刊匿名评审专家。

张振亭,河南民权人,先后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博士,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

江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南昌大学赣江特聘教授;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西省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专项《中国新闻传播史》编写组成员。


四、研究生报考招生与就业情况


研究生招生与就业情况

1.2024年招生情况

2024年研究生招生共计107名。学术型博士8名,学术型硕士27名,专业型硕士72名。2024年研究生较2023年增加5名。


2.各专业就业前景

新闻学(学硕,学制三年)

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1) 报社、通讯社、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主持人;

(2) 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报道人员和文秘、公关人员;

(3) 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学人员;

(4) 新闻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

传播学(学硕,学制三年)

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1) 报社、通讯社、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主持人;

(2) 文化传播与广告公司的策划、运营、设计人员;

(3) 高等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人员;

(4) 相关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

新闻与传播学(专硕,学制二年)

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1) 报社、通讯社、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媒体的记者、编辑、主持人;

(2) 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宣传报道人员和文秘、公关人员;

(3) 高等学校的专业教学人员。

戏剧与影视 (专硕,学制:三年)

适应的工作部门和项目:

(1)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影视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2)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影视文艺、文化研究和应用的工作;

(3)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媒体等传媒单位相关工作。

(4)影视公司的策划、创作、播音等工作。

五、学长学姐经验谈


2022级新闻与传播 杨一帆:

很开心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在南昌大学就读新传硕士期间的经历与感悟。不同于本科阶段,研究生所面临的学习与生活挑战是全然不同的,结合我自己的经历,我有以下三点想和大家重点分享。

读研要勇敢挑战舒适区。读研期间课程紧张,课业压力较大,你所接触的课堂不再只是老师的“个人表演”。在新传专业,几乎每堂课都有小组作业和个人汇报的机会,激发你的思维,锻炼你的表达。因此,除了上课认真听讲之外,更多需要思维的互动与灵感的碰撞,鼓励大家多“向外看”,多阅读本专业的前沿期刊,多尝试自己动脑想、动嘴访、动笔写、动手拍,多和同学老师定期交流汇报,在学业上要做自己的助推器,时刻丰富和充实自己。

读研要培养独立能力。这里包括独立生活与独立思维两方面。读研时间短暂,真正上课的时间只有1-2年,剩下的时间需要面临实习、论文与择业。因此,除了在校生活要规律健康之外,更要学会平衡学业与实习的压力,适应身边同学阶段性发展的不同。提早规划未来的职业路径和实习经历,平时多关注NCU就业在线和其他平台经验帖,多留意老师在群里发布的实习信息。提早规划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主动联系导师,建议尽量在毕业前的寒假写完初稿,给后续的论文修改和择业留出空间。

读研要重新养自己一遍。读研的大家正值二十代半的年纪,人生就像夏末午后两点的天,四面八方闪着光亮,泛着热浪。希望大家多和自己对话,多感受校园生活,抓住人生最有动力和热情的时刻,多积累、多实践、多创造。不要让夏天悄然过去。

最后,祝愿大家皆能得偿所愿!欢迎报考NCU!

2022级 新闻与传播 周文慧

两年前的今天,和很多人一样,我满怀着期待和憧憬来到南大。很幸运,在这里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毕业时获得了“优秀毕业生”的荣誉称号。回顾这段读研时光,我常常问自己,这两年,我究竟做对了什么?

仔细思考后发现,其实我并没有什么事情是一直做“对”的,相反,我还会时不时地“犯错”,常常闹出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乌龙来。但犯错之后,比起逃避,内耗或自怨自艾,我会选择微笑着面对,努力改正和不断反思进步。

或许犯错和迷茫是成长的常态,只有在不断修正自我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慢慢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路。而这期间,离不开老师们的宽容和同学们的帮助,在南大新传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找到自己的引路人。

1、接纳自己的“平庸且平凡”

我一直觉得自己算不上优秀,比起很多发了核心论文的同学而言,我学术上可能并没有太厉害的成就;比起很多拿了国奖的同学而言,我虽然参加了不少比赛,但成绩也不算特别亮眼……

天才永远是少数,第一也永远只有一个。对于大多数的我们来说,平凡才是生活的本色,平庸也是生命的常态。与其和别人相比,不如和自己和解,做自己的赶路人。虽然我没有发核心论文,但我毕业论文写的还算不错,虽然我没有拿到国奖,但获得省奖也不算辜负我的辛苦。

接纳自己的平庸平凡是指心态上允许自己出错,容纳自己的不够完美,而不是甘做一条咸鱼和学术混子。很多人拼命想要摆脱平凡平庸,限于内耗,反而止步不前,实际上,做好自己的事,永远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结果往往也不会太差。

2、多做一些“无用无畏”的事也无妨

在这个充满功利主义的当下,“有用”好像成为了大多数人做事的标准,读书也是。文科专业“无用论”让很多人对新传望而却步,但是我想说,比起一味的追求功利,有时多做一些“无用且无畏”的事情也无妨。

在担任年级大班长期间,我就常常做这些“无用”的事情。为了帮助同学们,我时常在人文楼和宿舍间来回奔波,整理资料,督促同学们比赛报名,为她们解决各种生活学习上的难题……很多人会说,让同学们自己去问相应的老师就好了,为什么我要这样多此一举,省点事不是更好吗?但实际上,个人的省事,意味着更多遇到同样问题的同学们的费事,因为于己无用就推锅,是对同学们的不负责任。

无用之事并非真正的无用,只是它需要一点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因为经常帮同学们解决问题,所以后面我对类似的问题轻车熟路,可以直接告诉她们解决方案,因为时常费时费力地处理一些问题,所以我总结了很多高效做事和正向沟通的技巧,也正是因为这些无用之事,我们年级少了一些抱怨,更多地是互相理解和帮助。

我也常常看到班上的同学们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钻研学术,她们看似也是在做无用的事,但正因为她们的阅读积累,才有了一篇篇出色的文章。所以,忽略别人的看法,多些无用,多些无畏,我们才能真正成长为有用之人。

3、借势而为才能乘风而上

之前看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飞机要滑行很长一段距离才能起飞,人也一样。在进入社会之前,我们都在不断的滑行,给自己积攒起飞的力量,而学校就是这条长长的跑道,当你奔跑时,他便是最好的托举平台。想要跑的更高,就要学会利用好学校和学院现有的一切资源,拼命汲取养分。

学术上,导师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和学习的榜样,多倾听和询问学院老师们的专业建议和看法,能够帮助我们充分地打开思路。学习上,提前了解学院的政策文件,例如评奖评优文件,立项条件等,了解规则,才能成为规则的掌控者。

很多同学想要评优,但等到评优通知下来才发现自己不满足条件,很多同学参加想要比赛加分,但最后算分的时候才知道只有省级比赛获奖才能加分,很多同学想要考公,就只知道国考和省考,却不知道依托学校的平台可以报考选调生……这都是不了解规则的表现。

学院的融媒体中心可以让同学们提前得到实践的锻炼,学院的科研立项也足够同学们发挥自己的学术天赋,让大家施展自己的才华……当你提前了解并研读学校和学院的规则,你才能明确自己接下来的方向和目标,才能更好地借助学校和学院这个广阔的平台,乘风飞翔。

4、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担任年级大班长期间,我觉得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能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身边的同学和老师们,我常常感叹身边的同学们个个都是卧虎藏龙,老师们也都是个顶个的学术高手。她们从五湖四海而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有不同的人生故事。

我敬佩于一些同学理科转文科的勇气,也惊讶于她们缜密的逻辑思维,我欣赏女生们的细腻温柔,对她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赞不绝口,我常惊讶于学院很多老师们的求学故事,二三十年前的求学之路远没有我们这般轻松,我也常钦佩老师们的博学多才,他们对于学术的精专来源于几十年的积累……

一个人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但是总有人有他的闪光点和特长,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你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她们的长处,才能不断修正自己,向优秀者靠近。在不断挖掘别人闪光点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地忽略掉了那些细小的矛盾和微不足道的缺陷,人际关系也会因此轻松和谐。

脱离于自身,当我用一个更加宏观的视角看身边每一个同学的读研路,我发现,其实大家都不乏迷茫与困顿,我也曾多次责怪自己在某个分叉路口的选择,后悔如果当时怎样就好了,但回顾我的研究生生活,那段充实且“忙碌”的时光,让我的收获远远大于我的遗憾,用一句话总结来说,那就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我常常用“野蛮生长”来形容我的研究生生涯,对于未来,我并不明确,但我知道,永远不要责怪从前的自己,他当时站在雨里也很迷茫。努力做好当下,让自己永远保持生命力,做自己,做好自己,那么人生不够“热辣滚烫”“花团锦簇”也没关系,请允许自己从此野蛮生长,也期待大家都能够真正做到——野蛮生长。

2023级广播电视艺术学 刘畅

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一些我考研以及读研时期的感悟体会。

在考研方面:在备考过程中,公共课的学习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要稳扎稳打,确保每一分努力都能转化为实际成效。专业课学习上,要力求能对知识点真正理解并阐述,同时要主动拓宽知识面,关注学术前沿与热点话题,将书本知识和专业热点结合,主动进行思考、整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学习方面:在广电艺专业的学习中,感受最深刻的就是老师们的风趣和渊博,研究生课堂总是不枯燥的,任课老师们会常和我们探讨感兴趣的方向和问题,鼓励我们独立思考,在课上可以畅所欲言,时常会有各种思想观点的碰撞。另外同学关系也十分融洽,大家会经常共享学习资源、实践资源。总的来说,学习上的外界压力并不算大,最主要的是自我驱动力,“主动才会有故事”。另外我认为应该尽早搭建好个人规划的框架,这个框架让我们在做读研期间的很多选择时能够相对明晰。

在生活方面:在学校生活幸福感很足,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学校的风景和餐食。在学校经常能发现不一样的景色,无论晴天雨天都很有感觉。研究生院崭新干净,窗外望去是一片绿意,有风时树叶沙沙作响,魂穿校园偶像剧的场景。校园里还有各种小动物,充满生气,时常被治愈。另外学校食堂好吃又实惠,性价比很高,有好多值得常顾的档口,是放假在家会想念的味道。学校的风景和饭菜,大大提升了上学的幸福感!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得偿所愿、快乐读研,欢迎报考NCU!

2021级新闻学 王耀斐

“学好新闻理论的同时,必须要深入实践,切身感受新闻的温度。”每逢与导师碰面,其总会结合当前新闻业的发展变化,对我们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因为研究生选择的是新闻学学硕,日常与论文撰写接触频繁,在新闻业界实践方面我着实较为薄弱。因此,思虑些许,我在研二期间选择了去探探新闻业界的“风”,同时借传统媒体平台之契机,磨炼一番“手笔”。

我所去的媒体是南昌日报社,当时也是导师推荐的实习机会。进入报社的第二天,我就跟着我的实习老师奔赴实地采访,兴许是因为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对于较为基础性的东西,如如何与线人取得联系、采访框架的拟定等,我很快就能上手。然而,当深入到具体的采写实训,我发现自己无论是认知上还是能力上,都浅薄了些。

我深深地记得我第一次跟着实习老师去罗家镇采访家庭医生的经历,事先我按照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了解被采访人信息,准备好相应的问题,本以为现场就是照本宣科,简单几个问题罗列,问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后撰写新闻稿件。但是,现场完全不是我所想象的样子,我所以为的社区医生个人采访变成了小区上门服务跟访,一对一提问也随社区医生签约老人的身体状况而发生变化。当事先准备好的框架被打破,该如何去完成新闻采写呢?幸好,当时的实习老师给我开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对于一些出行不便的老人,他们选择了直接走访聊天的形式获得新闻信息。“大爷,最近吃了些啥,身体感觉如何?”“最近有没有进行体检?”“会做一些运动不?”......由浅及深,话术转变,慢慢深入到自己想要获得的信息,后综合采访的零碎信息汇编成稿。也正是因为这次的学习,让我真正地认识到新闻采写实践的重要性。

大概跟了三次采访后,我开始独立进行新闻的采写,踏上记者的征途,龙舟赛、小店经济、托幼服务、青苑书店、美食节......在各类新闻题材中执笔穿梭。当然,中间也出现一些困难,尤其是如何快速转换到新素材新领域,不过好在我都及时地向实习老师请教,最终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采写任务,成功地在媒体平台中发表累计50篇以上新闻稿件,这为我后续找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望实习的岁月,虽然艰辛,却收获颇丰,总结而言,我想将我的新闻实习经历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脚踏实地,心怀敬畏。对待新闻采写,我们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精神,在新闻的采访中学会“提问”的技巧与“引导”的本领,在新闻的写作中精雕细琢,努力创就生动、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一步一个脚印。

二是吃苦耐劳,不耻下问。新闻采写本身就是一件不易的事情,以报社为例,每天需要写一篇通讯稿和两个小消息,倘若上午的时间用于新闻采访,那下午的时间去完成这些工作就难免面临着加班的情形,加上稿件写完后的返修,有时候甚至到了晚上11点,记者也会面临着“催稿”的情形,而遇到不经常写的稿件类型,往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因此,我们需要有心理预期,学会吃苦,遇到不懂的也多请教资历较深的记者,不断打磨自身的技能。

三是深入实践,持续学习。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迅速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这确实加快了采访的速度,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还是推荐尽可能地进行线下的采访,一来是可以在实训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应急应变能力,二来兴许也能为自己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就如我在龙舟赛的采访中就通过线下采访加了不少的“线人”,这些线人们因为见过面,保持联系,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提供一手信息。

虽然目前的我已毕业,但这段实践经历毫无疑问是记忆颇深的,从小的方面来讲,通过发表的稿件,我获得了不少的工作机会,每当我拿着打印出来的50来篇稿件去面试一些国企,总能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从大的方面来讲,这段实习经历也开拓了我的视野,炼造了我的本领,让我在新闻采写的过程中明白了严谨求实的重要性,明悟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如今,我继续在高校从事着文字材料工作,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验和记忆,继续前行,扬帆起航,在未来的岁月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六、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https://xwycb.ncu.edu.cn/

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791-83969734

学院联系人:范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