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 首页» 学术研究» 学术动态 |
记者赵洪潭做客卓越讲坛 解码新闻精品创作的“金钥匙” |
9月4日,新闻传播学院夏季学期卓越讲坛第十三期讲座如期举行。我院特邀江西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赵洪潭,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新闻精品创作与分析”的线上分享。赵老师以自身获奖新闻作品为例,揭开了优质新闻背后的创作密码。 讲座中,赵洪潭老师从自己多年的新闻从业经历出发,与同学们分享了职业感悟。她认为,一名合格的记者,既要有潜心钻研的韧劲,也要具备敏锐捕捉新闻的能力——尤其要善于从普通人的日常轨迹中,挖掘出时代变迁的深层印记。“那些看似家常的故事,实则是社会发展最鲜活、最生动的注脚。 新闻创优有方法,更有规律。赵洪潭老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详细讲解:新闻作品需经过“差错关”“选题关”“呈现关”三重关卡,方能成为优秀之作。其中,选题是新闻的重中之重。赵老师进一步指出,地方台虽不具备央媒那样丰富的重大新闻资源,但若能以独特视角切入,往往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以云南怒江女孩于燕恰的故事为线索,通过个体命运的变迁,生动折射出当地十五年来脱贫攻坚工作的显著成效。 “对比手法是新闻创作的‘利器’。”在讲解“呈现关”时,赵老师以《一墙之隔,两种景象》等乡村振兴报道为例,说明对比手法能够清晰呈现不同发展路径的差异与成效,并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关注。 两个小时的讲座中,赵洪潭老师通过一个个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案例,将创优技巧融入故事讲述,使“新闻精品”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互动环节,针对“如何在日常选题中找到时代切口”以及“国际报道如何平衡文化差异”等问题,赵老师结合自身经验逐一解答,为同学们在新闻精品创作的道路上提供了宝贵启发,也为他们未来的新闻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