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非全日制新闻与传播(国际传播)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
一、学院概况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历史悠久、内涵深厚、特色突出。学院前身为江西大学新闻系,创办于1958年,是新中国创办较早的新闻学科办学点之一。现为江西唯一一所与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的新闻学院,同时也是江西省唯一一所高校中国新闻奖评选报送单位。学院办学体系完备,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四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戏剧与影视四个硕士点,形成了本-硕-博-博士后贯通式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示范实验中心1个,教学科研软硬件建设达到国内高校同类学科先进水平。江西高校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是江西省委教育工委依托南昌大学所建的跨学科高端智库、科研、教育平台,30多名研究员遍布江西主要高校。 二、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 055200 新闻与传播 (专业型) 05(非全日制)国际传播 三、招生计划 2026年拟招生人数为10人,实际招生数以南昌大学研招办批准下达数为准。请关注南昌大学研究生院(http://yjsy.ncu.edu.cn/)发布的招生信息。根据考生的入学考试成绩(需上一区国家线)和复试成绩,由我校自主划定分数线择优录取。 四、研究生报考招生与就业情况 1. 学制:学制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2. 学习方式:培养过程包括课程学习、社会实践、学术活动、毕业论文撰写等多个培养环节。培养采取非脱产学习方式,授课时间主要安排在周末或节假日。 3. 学费: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收取,拟定26000元/学年,实际费用以学校公布为准。 五、学位授予 按规定修满学分且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证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 六、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南昌大学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 2026年9月1日前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 符合学校报考条件的同等学力人员。 5. 只接受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考生须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不转档案。 七、考试报名流程与时间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请选择工作所在地(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合理确定)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 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每天9:00至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相关工作安排由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入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专业代码:055200;名称:新闻与传播专硕(国际传播方向)】。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考生只能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请在南昌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选择新闻与传播(非全日制)报名。网上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 网上报名时间充裕,建议广大考生合理安排报名时间,避开报名初期、末期高峰,避免网络拥堵影响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二)网上确认 所有考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按报考点要求办理网上确认手续,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三)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考前十天左右,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报考的具体办法请直接向各报名点查询。 八、考试及参考书目 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具体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初试地点:详细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初试科目: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初试参考书目: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新闻采访与写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新闻编辑》编写组:《新闻编辑(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新闻学概论》编写组:《新闻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0 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复试科目:0180005 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复试参考书目: 0180005 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 陈阳:《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中国新闻传播史》编写组:《中国新闻传播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张允若、程曼丽:《外国新闻事业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同等学力加试书目】 0180011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张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0180012 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第三版)》,郭光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20 复试时间:一般为2026年3月至4月。 具体复试细则可先参考学院网站公布的历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细则,具体以当年学校和学院公布的复试录取细则为准。 九、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网址:https://xwycb.ncu.edu.cn/ 学院研究生招生咨询电话:0791-83968734 学院联系人:范老师 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5年10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