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传经送宝,筑梦启航
广播电视学专业暑期实习分享会搭建跨年级交流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05    浏览量:    分享到:   

为打破年级壁垒、传承实习经验,广播电视学专业于2025年11月2日在人文楼A143举办2025暑期实习经验分享会,七位学子多维度复盘传媒实战经验。视听传播系主任王倩老师、23、24及25级各年级班导与广电学子齐聚一堂,师生围绕实习准备、职业素养与职场适应等话题展开深度交流,为低年级学生指明实习与职业发展方向。


实战经验倾囊相授,多元视角启迪思考


七名23、24级同学结合在江西广播电视台、江西日报社、新华网、芒果TV、广州市图书馆、兰州广播电视台等媒体的实习经历,依次登台分享了从简历投递到职场适应的全流程经验。

邱宇佳(广电232)指出面试前需“深度了解目标单位”,并强调认真严谨的态度与高效学习能力是职场“加分项”。吴虹奕(广电242)则以“踩坑复盘”为线索,提醒同学们重视数据支撑与素材备份,避免常见错误。赖静雯(广电232)系统梳理了在新华网湖南频道的实习全流程,从“紧扣主题做减法”的写作心法,到通勤路线“保底时间”的实用技巧,为异地实习提供了细致参考。周慧琳(广电242)直面“简历焦虑”,提出用STAR法则与数据化成果提升简历竞争力,并建议提前3-4个月投递暑期实习。何桥燕(广电231)分享在江西日报、江西广播电视台担任“新闻特种兵”的经历,鼓励同学“在杂活中找学习机会”,将日常任务转化为成长契机。余凯文(广电241)聚焦采访流程,从设备检查到镜头把控,强调“提前预判、最早到达”的主动性价值。林珂宇(广电232)则分享了在芒果TV将“爱好转化为特长”的经历,呼吁同学做好与职业规划相匹配的实习选择。


互动聚焦简历优化,师生共话职业未来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简历优化”踊跃提问。林珂宇建议简历应“结合岗位需求调整内容、突出亮点”,并鼓励大胆投递、积累经验。现场问答不断,气氛活跃。

分享会最后,王倩老师从余凯文同学说的“毕业后我第一份工作一定是记者”这句话切入,以“后生可畏、后继有人、后来可期”总结学子们的实习成果与表现。她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在实习中表现出“有毅力、守初心、知尺度”的优良品质,并寄语大家要进一步在传媒业务上“强能力、增耐心、提力度”,注重在未来“挖潜力、葆真心、追深度”。她强调,广电学子应快速进入专业角色,带着“我适合做什么”“我该怎么做”的思考去规划未来,要穿破流量经济的迷雾看到传统主流媒体站位高、格局大、视野广、资源多的优势,为毕业实习和就业提前规划;同时也希望同学们结合实践反观当前课程体系设置的不足,多提建议,与教师共同深化专业教学改革。

近3个小时的活动在全体师生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本次分享会以“薪火相传,知行相济”为主题,实践与理论在叩问与思考中交汇碰撞。此次广播电视学专业跨年级交流分享同时也是一堂生动的职业启蒙课,通过解析真实职场案例帮助学子明晰实习方向、理解职业需求,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专业方向与未来职业发展路径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