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姚亚平教授从“四个自信”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发布时间:2018-10-21    浏览量:    分享到:   

 

本网讯(通讯员:刘馨阳)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新时代新闻专业的学生如何学好新闻理论?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来武装自己,将来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做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10月16日,省政协副主席姚亚平教授应邀与我院师生交流以上问题。


 

姚亚平教授指出,只有增强四个自信,才能学好新闻理论,做好新闻工作。自信是一种对科学的、价值的、道德的自我肯定和评价,是一种心理特征和精神状态,也是对前景发展的信心信念,是一种意志品质和政治定力。因此,我们应该自信,自信能使人在学习、职业上保持自觉并拥有心理上和价值上的自豪,能够让我们不怕压力,艰苦奋斗,不断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姚教授以毛泽东、邓小平的例子,告诉大家只有将个人的自信与民族的自信相结合,才能坚定不移,创造人生辉煌。当今社会,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有着的自己鲜明特色与显著优势,我们应该保持文化自信,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有信心,并在民族的命运中来谈个人的进步。

那么,我们应该在新闻舆论的哪些基本问题上增强四个自信呢?姚亚平教授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我们应该把握新闻舆论的历史作用和社会地位,从而增强自信。西方新闻往往强调新闻的自由与独立,将其看作是社会之上、时代之外的第四权力第三只眼。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新闻的本质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新闻的作用就在于通过报道事实来团结人、鼓舞人、引导人,来为实现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新闻舆论不能撕裂社会,而要团结人民、凝聚社会。习近平总书记说“端起历史望远镜回顾过去,总结历史规律,展望未来,把握历史前进大势。”


 

我国现代新闻舆论、宣传思想工作在新中国历史进程中诞生,一直发挥着形成共识,凝心聚力、鼓舞士气、团结人民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闻舆论仍要坚持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从而激发和形成强大的中国力量。第二,在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上,增强自信。姚教授指出,西方的新闻独立论与新闻自由论,不但容易导致新闻丢失自己的社会责任,更主要的是它们会使我们的新闻对党的领导保持独立性和自由度。对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要理直气壮地坚持新闻地党性原则。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走向民族复兴,就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核心。因此,我们要坚持喉舌、阵地、号角的性质与地位,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加强新闻的管理。第三,要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上,增强自信。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不能有什么就报什么,想报什么就报什么。应该坚持新闻的真实性,用事实说话。同时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牢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和做好新闻监督。对于负面报道,要处理好与舆论监督之间的关系。第四,在提高新闻舆论的“四力”上,增强自信。在多元多变多样的市场经济中、在网络时代中、在交流交往交锋的世界格局中,保持和提高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网络舆论的监管,掌握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为指导,做好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


 

关于怎样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四个自信,姚教授提出,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实际,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独特性,从报道好中国的现实、中国的事实,讲好中国的故事等方面着手,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同时,我们不能盲目自信,要掌握科学的理论,坚持用实践来检验标准,在创新创造中,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更要放眼世界,立足于世界的比较,探索人类发展规律,拿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交流的最后,有同学向姚教授提出:当今网络媒体报道迅速,人民呼吁主流媒体应快速发声,对此,主流媒体该如何衡量真相与时间的问题?姚亚平教授指出,主流媒体对于各大事件确实应该加快调查真相的速度,这要求着记者敢于发声、发正确声,同时应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但是,民众的需求固然重要,但新闻的真实性与公信力更加重要,主流媒体不应该盲目满足民众的各种需求,不需要与网络媒体攀比,最重要的是做真相与价值并存的具有公信力的新闻。(摄影:华婷)(编辑: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