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谢建华教授与我院师生交流台湾电影研究范式和方法 |
本网讯(通讯员:邓伟、刘佳艺)自有电影活动以来,海峡两岸即在电影的工业生产、美学风格、文化精神等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那么台湾电影的发展现状如何呢?9月28日,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影视系主任,台北艺术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谢建华教授做客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谢建华教授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台湾电影研究的基本路径——台湾电影史,并着重介绍了台湾电影史上断代史、厂史、口述史、地方与社区电影、通史、关系史、形象史这7个面向。在谈到通史时,谢教授认为中国电影通史的写作是没有条件的,这和台湾电影的通史不太一样,通史要从电影开始一直到现在把它梳理完整。那么中国电影通史要如何安置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呢?他表示,一般是把香港电影和台湾电影单独列一章,像一个尾巴一样负赘于后,难以和单线描述的大陆电影史统合融入,形成完整的“中国电影史”叙述。谢建华教授还特别强调说,“要想两岸统一,可以先将两岸文化统一;要想两岸文化统一,先将两岸电影统一;要想两岸电影统一,先将两岸电影史统一。”
对于历史研究,谢建华教授表示其最重要的在于捡拾新材料,发现新观点,演练新方法。他以自身在台湾访学的经历,阐述了在电影史研究上台湾与大陆微观与宏观的不同视角,并鼓励我院同学,一定要勇于发现新史料,推翻既定的认识,重写中国电影史。 谢建华教授还向我们阐述了台湾电影的理论研究,并说明台湾电影史研究的两个热点就是美学研究与文化研究。他指出,台湾电影研究呈跨学科、跨文化的趋势。1990年代后电影新方法和新观念的介入,跨学科整合更新了研究路径和视野,台湾电影被置于影像生产与社会机制、意识形态与历史经验的双向互动空间,呈现为开放性和整合性的新格局,实现从政治本位到学术本位的转型。 谢建华教授认为,“要以中国为方法的条件和依托去研究台湾电影史。”他解释了什么是中国电影/华语电影,即1949年后的中国民族电影存在大陆电影、台湾电影和香港电影三个不同的实体,但叙事都试图表达一个共同的语义:“中国”。并由此延伸出以中国崛起为背景日益繁复的“中国”研究。谢建华教授通过介绍杜维明教授的“文化中国论”、李欧梵教授“游走的中国性”和洪美恩教授关于“中国”的多元性表述,最后提出用中国方法研究台湾电影的观点,即以“中国”作为论述的预设或实现场域,重新检视台湾电影,以电影诸要素的宏观与微观、历史与共时的整合互动,开掘台湾电影历史想象的三层结构,理出一条一脉相承、自成一体的中国脉络。
讲座的最后,我院沈鲁教授向谢建华教授表示感谢,感谢他为新传学子带来这样一场意义深刻的文化盛宴,并认为这对18级大一新生来说是真正的开学第一课。(摄像:华婷)(编辑:刘佳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