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慎评慢转 独立思考 ——新闻与传播学院加强“参与网络热点事件”教育 |
本网讯(通讯员:龚紫君)9月11日上午,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郑智斌教授在人文楼A143报告厅就“如何在新媒体中安生”这一主题为同学们开展暑期讲座。学院各年级学生到场聆听。 讲座伊始,郑教授以其微博(@今日)为例指出,相较于传统媒体对人体的延伸,网络新媒体还延伸了我们的意识和生命,同时,新媒体也广泛地、深度地渗透到了社会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也就是说,我们无法脱离新媒体,即便我们不主动使用它,它也会主动“找”上我们。
但是新媒体产生的种种乱象又引发了许多隐患。郑教授表示,热点舆情事件频发、劣质新闻增多、谣言盛行、集群现象纷呈、水军推手炒作等都与新媒体脱不了干系。此外,新媒体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媒体本身是一种技术,作为技术,就要提及它的功能性和社会性。功能性的呈现,受研发人员的道德和价值观影响;有道德问题和价值观问题的研发人员,就有可能生产出功能有缺陷的产品。而当这种技术被运用到社会中去,它又将对社会产生反作用。”郑教授认为,一个网络公共事件的生成首先从一项争议性信息的出现开始,人们仅需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表达各自意见,同时生成舆论,当事件升级,又将伴生暂时性群体极化反应,最后舆论会转化为可以影响社会的现实力量。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参与网络热点事件?郑教授认为,应该要积极围观,独立思考,理性参与。具体而言,他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就是要慢转、慎评;其次是独立思考,通过多方信息求证事实;第三是注意名家或意见领袖多方的观察和分析,参与理性讨论;最后是用所学理论知识检视整个事件,并不断内化收获。 针对社交媒体中谣言的泛滥,郑教授解释道,利益分化导致的社会矛盾复杂化是其盛行的根本原因。此外,公民利益诉求渠道的不通畅,地方政府工作的不到位、信息的不公开以及极其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谣言的生存空间。对此,郑教授提醒同学们,一定要做一个智者,面对热点事件应该先思考其真实性,而不是下意识地被情绪所左右。另外,郑教授还称,他更愿意相信“流言始于封锁,谣言止于公开。”很多意见领袖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制造和传播谣言,所以相比而言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相关的热点事件当事人、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地公开事实和真相。 与此同时,郑教授还指出,由于人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向服务商大量提供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中自曝个人隐私以及大数据技术生成用户隐私,人们正在进入“高科技全裸时代”。“要享受更多服务,意味着部分放弃个人隐私,”他认为,普通用户在企业和网络提供商面前是弱势人群,人们隐私的保护还有赖于法律的保障以及企业隐私保护意识的提高,“但是还是希望同学们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和能力,在网络和新媒体上合理、节制地输出个人信息,慎用某些网络工具和社交媒体。”
讲座的最后,郑教授引用施拉姆的名言——“新闻学院所造就的学生,将是整个大学中最适合于理解和谈论他们所处的那个世界的学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摄影:胡曙苑)(编辑:华婷)
|